用奉獻和犧牲書寫民工新形象 |
|
口宋煒
這是一件已經過去幾年的事了,但每每想起,我都感嘆不己。在見義勇為事業在江淮大地蓬勃發展的今天,我情不自禁地拿起手中的筆,書寫和謳歌我家鄉的一位見義勇為英雄。他名叫王鋒鈴,是巢湖市廟崗鄉三份村村民這年7月1斗日傍晚,在上海市崇明縣做個體木工的王鋒鈴為了在湍急的江潮中營救一位年輕婦女,英勇獻身。年僅41歲。
大海托起“大寫”的人
7月14日傍晚,天氣悶熱。上海市崇明縣南門港攔江壩上,王鋒鈴和當地數百名居民在此散步,看江海連天,潮起潮落。18時30分左右,攔江壩上的人們看見一名年輕婦女正一步一步向江水深處走去,開始人們并未在意,漸漸地,江水淹沒了她的頸脖……不好!人們不約而同地驚呼:“快救人!”就在這一片驚呼聲中,王鋒鈴沖出人群,快速甩下皮鞋,來不及脫去衣褲,便沖入江中。與此同時,崇明縣水務局水利勘測所年輕的技術員徐東也從不遠處一個猛子扎入江中。
王鋒鈴的下水點離那婦女最近,但因時逢農歷初五,正值退潮,江面上波濤翻滾,江面下暗涌相連,漩渦一個連著一個,非常危險。更要命的是因他救人心切,身上還穿著衣褲,增大了水的阻力。不熟悉長江水性的王鋒鈴,盡管動作不老練,仍奮勇地在江中搏擊浪濤,向那婦女靠近。100米,50米,10米……,一伸手,就在要抓住那婦女的一刻,一個漩渦卷來,那只已經伸出去的手霎時被沒入水里。隨即,壩上的人們看到王鋒鈴在激流漩渦中冒了幾下,就消逝在退潮的激流中。就在王鋒鈴被激流卷走的同時,熟悉長江水性的徐東避開暗涌,遷回游到那婦女身邊,抓住了那婦女,用胳膊夾著奮力游向岸邊,在場的群眾紛紛協助,將倆人拉上岸。
被救者獲救,救人者遇險,壩上的群眾情緒激動??匆姴贿h處正停著一艘漁船,大家一起呼救。漁船開足馬力全速駛過來,搜尋了好一會兒,但一無所獲。同時,有的群眾跑到港口找大船,有的群眾向派出所報案。崇明縣有關方面全力搜救,直到7月16日16時左右,才在距事發地以東20公里水域搜尋到了英雄的遺體。
?
浦江情涌慰英靈
舍己救人的英雄隨海潮遠去,攔江壩上的人們總也抹不去那悲壯的一幕,紛紛打聽英雄究竟何方人氏。他們回家就看電視、翻報紙,希望能看到關于英雄壯舉的新聞。7月16日,《解放日報》第一次刊登了“安徽民工王鋒鈴勇救輕生女”的報道。消息傳開,勾起了許多人對那個“安徽木匠”的美好回憶。凡是請過王鋒鈴做過木匠活的,都說:“王木匠是個好人”。家住崇明縣城學宮新村的退休工人倪毓祥,去年5-6月間裝修房子買木料,正在用力蹬著三輪車爬坡,猛覺車子輕了,回頭一看,一位素不相識的壯漢正彎腰幫他推車,壯漢正是王鋒鈴從此兩人成了朋友。當倪毓祥聽到王鋒鈴棲牲的消息后,感慨萬千:“跳江救人,是他一貫熱心助人品質的集中體現?!庇^潮新村朱惠章的房子,以前是王鋒鈴裝修的,當年5月份,朱惠章又請王鋒鈴對房子作部分改裝。朱惠章買了條煙放在茶幾上作招待,王鋒鈴卻動都沒動。王鋒鈴認為是二次改裝,堅持不收工錢,倆人客氣了好一會兒,王鋒鈴還是沒收錢就走了。就在朱惠章感到欠疚,帶著500元工錢又一次找到王鋒鈴住處時,卻聽到了他英勇獻身的消息。朱惠章眼淚直打轉地說:“手藝好,人也好,太可惜了,他不該走?!蓖蹁h鈴租住屋鄰居王大媽家,人來客往多,椅子不夠用,王鋒鈴看在眼里,記在心上,不幾日,做了幾把椅子送給王大媽。如今椅子還在.可好木匠王鋒鈴卻走了、睹物思人.王大媽不禁淚流滿面。
浦江情涌慰英靈。廣大上海市民盛贊:“安徽民工,好樣的?!背缑骺h群眾感嘆:“安徽木匠,好人?!币驗樵谕蹁h鈴家鄉廟崗、拓皋一帶有200多位木匠在崇明縣做房屋裝修,崇明縣外貿公司退休職工黃反修兩次上書崇明縣委,建議宣傳王鋒鈴先進事跡,表彰他見義勇為精神,有100多名群眾自發地在建議書上簽名。8月13日下午,崇明縣退休老工人楊仁拿著頭天刊載王鋒鈴英雄事跡的《新民晚報》,來到事發地攔江壩上,追思英雄他說:“我是看了報道后,來看一下現場的,安徽民工精神可貴,對我們上海市民很有教育意義?!迸c此同時,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中年男子伸出大拇指,連聲稱贊:“安徽人,好樣的,出英雄,一個民工、木匠,壯舉可嘉f"8月1斗日下午,崇明縣有關方面召開王鋒鈴同志追悼會,事發地崇明縣城南門居委會20多名群眾,自發租車趕到會場,打著挽嶂,上書:“沉痛悼念舍己救人的安徽民工王鋒鈴?!?/p>
?
巢湖哺育好男兒
王鋒鈴舍己救人的消息傳到家鄉,家鄉人民既萬分悲痛,又為他們的好兒子感到驕傲自豪。最大的悲傷莫過于王鋒鈴的父母及妻兒,讀過私塾的老父親申明大義,作詩以悼愛子:“悼念我兒好悲傷,告別雙親妻兒郎;獻了生命浦江去,皖滬人民永頌揚?!眲偠碌囊浑p兒女從父親的事跡中也明白了許多,他們說:“這么多人來我們家看望,說明我們爸爸是個好人,今后我們要像爸爸一樣為人做事?!蓖宓耐即髬鹆髦蹨I說:“現在鋒鈴走了,我們不會忘記他給村里人很多的幫助,今后他家有什么困難,我們都會義不容辭地幫助,他的孩子就是我們的孩子?!蓖蹁h鈴的英雄壯舉樹立了安徽民工的新形象。駐地廟崗鄉的安徽百春制藥公司總經理程文顯深深地為王鋒鈴精神所感動,8月1日,他趕到王鋒鈴家,送去5000元慰問金,并表示,王鋒鈴的兩個孩子今后入學直至上研究生的費用都由百春公司承擔。尤其是在英雄回家的那一天,細雨、淚水;挽聯、花圈;翠柏、哀樂,演繹著對英雄的懷念。8月15日下午4時許,當王鋒鈴骨灰回到三份村時,四鄉八里的數百名鄉親,打著雨傘,自發地前來迎接、悼念英雄。在村頭空地上臨時搭起的靈堂兩旁掛著“見義勇為浩氣長存,忠厚仁慈音容宛在”一幅挽聯,這是英雄高尚品質的真實寫照。
褒獎英雄揚正氣
王鋒鈴舍己救人的英雄壯舉,滬皖兩地的新聞媒體均進行了及時、廣泛而又深入的宣傳報道。7月 16日、7月25日《解放日報》,7月30日、8月14日《人民日報·華東新聞》,8月12日《新民晚報》,8月14日《文匯報》等上海主要謀體都對王鋒鈴同志的先進事跡進行了報道;8月7日《安徽日報》在B版頭條位置以《大海托起“大寫”的人》為題,8月17日、8月19日安徽電視臺“新聞觀察”欄目以《民工的好榜樣—王鋒鈴》為題專門報道了王鋒鈴的先進事跡。
?
上海有關方面充分肯定了王鋒鈴的英勇行為,并高度贊揚他高尚的道德品質和崇高的精神境界。7月30日、8月13日崇明縣、上海市有關方面追授王鋒鈴為“見義勇為先進分子”,并召開表彰會。上海市在給予王鋒鈴精神褒獎的同時,也給予了其家庭必要的物質幫助。8月13日下午,上海市人壽保險公司派員專程趕到崇明,按上海市見義勇為無記名保險辦法,向王鋒鈴親屬當場理賠10萬元。8月1斗日下午,崇明縣委、縣政府又將6萬元的家庭困難補助交到了王鋒鈴親屬手中。
王鋒鈴用生命書寫了安徽民工的新形象,是新時代農民自覺實踐公民道德規范的典型代表居巢區區委高度重視,于8月12日專門作出“關于開展向王鋒鈴同志學習的決定”,并在16日召開的區委五屆八次全委(擴大)會議上號召全區廣大黨員和干部群眾,深入開展向王鋒鈴同志學習活動。8月巧日,省委省政府領導看了《人民日報·華東新聞》有關王鋒鈴的報道后,高度重視,并作出批示:“請省政府辦公廳與有關部門商量,派員慰問家屬,以一定方式予以表彰?!彪S即,由省委政法委、省民政廳等7個有關部門負責同志組成的慰問組,于8月22日下午趕到廟崗鄉,看望慰問王鋒鈴親屬并送去慰問金。另外,8月巧日,省勞動保障廳決定在全省外出務工人員中廣泛開展向王鋒鈴同志學習活動,并于8月17日派員趕到廟崗鄉看望慰問王鋒鈴親屬,同時送去一塊書寫著“見義勇為的先進分子,務工人員的優秀代表”匾。市、區黨政主要負責同志也先后專程趕到廟崗鄉看望慰問王鋒鈴親屬并送去慰問金。8月11日,巢湖市、居巢區有關方面分別追授王鋒鈴為“見義勇為先進分子”。8月23日,巢湖市委、市政府作出“關于開展向王鋒鈴同志學習的決定”,同時,巢湖市、居巢區共同召開了王鋒鈴同志先進事跡表彰大會,褒獎英雄揚正氣
愿王鋒鈴同志在浦江潮水中永生!愿見義勇為精神在改革時代里永存!
(責任編輯:谷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