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經開區建多方聯動大調解機制 讓矛盾沒有復發土壤 |
|
法制日報記者李光明
除了市里發的320元失地農民養老保障金,區里還會發200元供養補助,再加上低保,安徽省合肥市經開區的失地農民王立江老人和老伴每月都各有一份這樣的“工資”。住有寬敞的回遷房,還能享受合肥市醫保待遇,王立江老人覺得很幸福。
合肥經開區是全國第16個、安徽省首個千億元開發區,綜合投資環境位居全國131個國家級開發區第13位,去年工業產值達到2310億元,綜合財政收入突破100億元大關。
“開發區要發展就必須要引進項目,面對征地拆遷等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必須正確處理好發展與穩定的關系?!焙戏适薪涢_區政法辦公室相關負責人介紹,開發區在征地拆遷時沒有采取強拆的辦法推進,而是把化解矛盾作為首先措施,注重解決群眾的訴求,公正處理征地拆遷中遇到的問題。
除了建立一套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化解和應急處置機制,合肥經開區把建立多方聯動的大調解機制,作為化解矛盾的最主要手段,公開、公平、公正地調停各方訴求,維護群眾利益。為此,開發區建立了“區、社區、居委會(村)”三級矛盾調解平臺,在矛盾易發多發的勞動、建設管理、教育和計劃生育等領域,建立了行業性、專業性人民調解委員會,堅持管委會月調度、社區委旬排查、居委會周排查制度,通過多元化調處機制,綜合運用法律、經濟、行政等手段有效化解和調處各類矛盾糾紛和積案。
?
“化解矛盾,還要讓矛盾沒有復發的土壤?!焙戏式涢_區工委書記、管委會第一副主任姚衛東告訴《法制日報》記者,經開區建立了失地農民福利與經濟發展同步增長的新機制:大規模建設安置樓,累計投資30億元建設200多萬平方米安置房,把失地農民全部安置到統一規劃建設的社區內;通過聯系企業、政府購買崗位、鼓勵自主創業和勞務輸出等多種方式,基本解決失地農民的就業問題;將約3.5萬名原祖居農民一次性整體轉為城市戶籍,建立一整套被征地農民基本生活保障體系;出臺政策,在供養、養老、失業、教育、培訓等方面給予補助,讓失地農民還能二次享受基本保障。
據統計,合肥經開區近8年來已累計為失地農民發放各項保障資金5億多元。
(責任編輯:谷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