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白湖監獄60年改造罪犯30余萬 |
|
安徽白湖監獄管理分局60年風雨兼程
30余萬服刑人員走向新生
?
今年12月6日,對于安徽省白湖監獄管理分局來說是個特別的日子。60年前的這一天,第一代白湖人響應中央號召圍墾荒湖建立了這座農場監獄。經過幾代白湖民警職工勵精圖治,如今這片162平方公里的荒湖已經矗立起一座特大型現代化文明監獄,成為安徽乃至全國監獄科學發展、創新管理、文明執法的一張名片。
建監60年來,白湖監獄管理分局始終秉持教育改造人的宗旨,認真貫徹落實“首要標準”,公正文明執法,先后有30余萬名服刑人員從這里走向新生。
服刑人員改好率達95%以上
“等法院減刑裁定下來,大概今年年底就能回家了!”服刑人員楊某已經開始謀劃出獄的生活:找一份力所能及的工作,做一名遵紀守法的公民。
因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獲刑10年的楊某在白湖監獄管理分局梅山監區服刑。楊某自幼患小兒麻痹癥,需要雙拐才能行走。他先后兩次獲得減刑,這次減去余刑后就可以回歸社會了。
“監獄法實施后,依法治監、科學管理逐步使監管改造工作由粗放型、經驗型向法制化、規范化、科學化轉變?!卑缀O獄管理分局局長程志先對《法制日報》記者說,近年來,白湖監獄管理分局堅持陽光執法,在所有押犯中隊實行規范化管理,推行“三段式”減刑排行榜和三級審查制度,保證減刑、假釋、保外就醫陽光、透明、規范運作,極大地激發了廣大服刑人員改造積極性,成功走出一條具有白湖特色的罪犯教育改造工作之路。
白湖監獄管理分局在“法治統領、安全為先、規范管理、協調發展”新型治監理念指導下,全面推行“5+1+1”教育改造模式,進一步加強服刑人員思想、文化、技術教育,落實個別教育、心理矯治、社會幫教、改造質量評估等制度,促進了教育改造質量的提高,服刑人員改好率達95%以上。
監獄11年無罪犯脫逃
近日,白湖監獄兩級指揮中心建成,遍布押犯監區的1600多個高清探頭提高了日常管理、應急處置效能。除了指揮區,白湖監獄還在分局指揮中心設立綜合信息區、監控區,相關業務在綜合信息區設置網上辦理平臺,基層監區上報的信息報表、申報材料的審核審批等事項,都可以在網上實現。
白湖監獄管理分局政委張家富說,白湖監獄以信息化手段為支撐,實現了對服刑人員全天候、全方位動態監管,也可對民警實行全覆蓋、全過程監督和管理。提高了應急反應和指揮調度能力,形成分局、監區兩級警戒聯動,實現服刑人員生產、生活、學習三大現場聯控。
?
近年來,白湖監獄管理分局緊緊抓住安全穩定這條生命線,堅持向制度要安全,大力加強基層基礎建設,不斷加強監管軟、硬件建設,實施監獄布局調整,壓縮服刑人員關押點,強力推進信息化、智能化安防系統建設,統籌運用三大改造手段,創新警務運行模式,推進人防、物防、技防、聯防“四防一體化”建設,不斷刷新農場監獄監管安全新紀錄,截至目前,已連續11年實現“無罪犯脫逃、無獄內重大案件、無重大疫情、無重大生產安全事故”。
打造中國監獄新名片
縱觀白湖的發展,一種精神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這就是一代代白湖人用心血和智慧凝結而成的“艱苦奮斗、敬業奉獻、公正執法、開拓創新”的白湖精神。它是白湖人永遠的精神動力。廣大監獄民警以對黨和國家的絕對忠誠、自覺履行義務的高度責任心、一切為了監獄建設的使命感,不斷續寫幾代白湖人甘于奉獻、永遠忠誠的輝煌。
白發蒼蒼的老干部徐大義說,以前只能住在沿河的草棚子里,甚至睡在湖面上搭起的蘆葦棚里,條件十分艱苦,但白湖人都昂揚地走了過來?,F在監獄條件好了,暢通、宜居、文化、綠色的新白湖已展露新姿,新白湖人沒有理由不把白湖建設得更好。
老干部的希望正是新一代白湖人的莊嚴承諾。近年來,白湖監獄管理分局提出“精神熔爐、湖畔明珠”建設目標,加快推進短刑犯教育改造、規范管理示范、綠色生態農業、監獄特色文化“四個基地”建設。分局黨委堅持從嚴治警、精心育警、政治建警、科技強警、從優待警,全面加強監獄人民警察隊伍革命化、專業化、正規化建設,致力打造一支政治堅定、業務精通、作風優良、執法公正、清正廉潔的精銳之師。向政治建警要戰斗力,健全隊伍教育、管理、考核制度體系,創造性地推行導師制、執法資格證、上崗宣誓等制度;向素質強警要戰斗力,每年開辦數十期培訓班,培訓學員逾3000人次,民警業務技能逐年提升;向從嚴治警要戰斗力,制定民警日??己藢嵤┮庖?推行“排名制”,將考核結果與民警的年度考核、評先評優、職級提升、經濟待遇等直接掛鉤,常態化開展民警交流工作,實行集中輪崗與個別交流相結合,實現民警輪崗交流工作的常態化、制度化;向從優待警要戰斗力,大力推進民生工程建設,及時解決廣大民警的思想、工作、生活問題。
站在60周年的歷史節點上,白湖監獄管理分局決心再接再勵,堅持走“生態白湖、綠色發展”之路,將中國監獄的這張“名片”展現得更加完美。
(責任編輯:谷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