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司法廳讓整改落實看得見摸得著 |
|
?
近日,巢湖市經濟技術開發區的法律服務工作者張華一到車站工作服務點,就遇到返鄉下車的農民工高海潮向他咨詢合同簽訂等方面的法律問題。這個農民工法律維權服務點剛設立幾天,就有20余名農民工兄弟前來咨詢相關的法律問題50余件。張華感覺面對面為群眾提供法律幫助,為群眾答疑解惑,拉近了自己和群眾之間的距離。
在全省基層村鎮車站廣場等人群集中點,廣泛建立“農民工法律專項維權”工作站點,聘請律師和法律服務工作者集中開展法律服務工作,這是省司法廳針對前期征求意見中,群眾提出進一步擴大法律宣傳以及法律援助的知曉率,在全省范圍內推出的法律便民服務措施之一。這些措施里,除建設農民工法律專項維權站點以外,律師進社區、司法行政便民服務中心“一站式”平臺、網上法律服務平臺的開通,也為滿足基層群眾法律需求提供了便利。
教育實踐活動開展以來,省司法廳面向基層把脈問癥,堅持開門抓整改,結合當前司法行政工作和隊伍建設的實際情況,在充分征求基層單位和群眾意愿的基礎上,提出了5項目標任務、42條具體措施。件件目標任務、條條措施,都體現出為民服務的工作理念。為了真正做到把意見變成行動,將問題化為動力,將提出的整改方案,落實在行動上,省司法廳設立廳黨委成員基層聯系點20多個,成立5個督導組對全系統29項工作開展督查,明確責任人、責任單位及整改時限,并及時將整改成效向社會公布,接受監督。
同時,省司法廳還通過建立長效機制,嚴格執行,用具體的制度防范作風問題反復,鞏固好的作風,把走群眾路線貫穿于整改落實、建章立制的全過程。簡化服務程序,完善服務措施,提高服務水平,本著“保留適應、廢止過時、修訂欠缺、制定需要”的便民利民原則,整理規范各項制度,確保人、財、物管理和運轉保障規范高效運行。這一做法也在12月5日“互學互查”活動中得到了省委第一督導組的充分肯定。
目前,省司法廳已全面清查出47項相關制度,計劃保留24項,完善10項,新制定13項。下一步,還將對清理后的規范性文件和規章制度匯編成冊,向社會公開,接受群眾監督。(吳增彥)
(責任編輯:谷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