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推行法律援助“村村通”工程 |
1.7萬個法援站點零距離提供群眾法援需求 |
|
本網記者 李光明
縣區中心地區200平米的接待大廳、鄉村社區明亮的接待室和村頭巷口醒目的法律援助告知牌,在安徽省滁州市,人們發現法律援助所表現出來的“高調”出乎意料。
7月16日,以滁州市推行的便民、利民、為民援助模式為代表的安徽部分法律援助工作的管理者和踐行者聚首滁州,解剖“滁州經驗”。在此,安徽省司法廳宣布,通過滁州模式的輻射帶動,今年以來,安徽推行的法律援助“村村通”工程進展迅速,法律援助工作站、聯系點如雨后春筍般遍布江淮大地。目前,依托村(居)民委員會設立的法律援助聯系點已達14960個,依托鄉鎮司法所設立法律援助工作站1511個,依托工會、婦聯、共青團、老齡委、殘聯等部門設立的法律援助工作站有829個,法律援助工作站、聯系點與基層群眾“離得近”、“喊得應”、“情況明”的優勢凸顯,法律援助最末端的“神經”被激活,法律援助案件出現成倍增長的態勢。法律援助作為政府責任正在成為聯系群眾、贏得群眾的重要載體。
政府出資在鬧市設法援窗口
如何讓群眾能便捷地獲得法律援助服務?安徽省滁州州市的做法就是在村頭巷口設置“法律援助公示牌”,在每個村、社區建立法律援助工作站,培養10至20名“法援明白人”,指導和代理群眾法律援助申辦事項,縣區法律援助中心與法律援助工作站再通過信息化平臺進行審批、辦理,群眾申請法律援助可以足不出戶,真正實現便民、利民,做到了法援為民。
為了進一步豐滿滁州法援模式,今年以來,滁州市市委、市政府出臺《關于進一步加強法律援助工作的意見》,明確將各級法律援助窗口建設列為為政府為民辦實事工程,要求市級達到300平米、縣級達到200平米左右;加強法律援助機構建設,各級法律援助中心統一為本級司法行政部門二級機構,財政全額保障,事業編制,人員單獨列編,各級司法行政機關內設法律援助管理機構;加強法律援助工作經費保障,按照各縣市、區法律援助工作經費保障不得低于當地人口總數人均0.35元,全市法律援助工作經費不低于全市總人口人均0.5元的標準。
這些措施進一步提升了滁州市法援工作的整體水平。目前,滁州市中心、瑯琊區、明光市、鳳陽縣、全椒縣、天長市、定遠縣等地便民服務窗口通過政府劃撥、調劑、租賃等方式,按照市級達到300平米、縣級達到200平米左右標準,投入建設資金200多萬元,建設完成法律援助便民服務窗口1800多平方米,并先后投入使用。
滁州法援工作的效應迅速引起關注,安徽省司法廳在全省推廣滁州模式,并在全省推行法律援助“村村通”工程,要求全省鄉鎮街道、村居社區全部建立法律援助工作站或法律援助聯系點。截至6月底,安徽省126個法律援助中心中已有119個設置專門的接待場所。這些設置在鬧市臨街的法律援助中心接待窗口基本達到市級300平米、縣(市、區)級200平米左右標準。法律援助工作站或法律援助聯系點依托鄉鎮街道和社區鄉村迅速建成,閃亮在最基層、最需要的群眾身邊。
“以前兩間小屋子,老百姓一看甚至會想,這里是援助別人的還是需要別人援助的地方?!卑不帐∷痉◤d廳長孫建新,不能讓老百姓感到“便宜沒好貨”,良好的形象能夠贏得群眾信任。
目前,在滁州的帶動下,安徽省合肥市、淮南、馬鞍山、蚌埠、宣城、巢湖等市的法律援助基層窗口建設也得到很大提高,與滁州市一道,形成安徽省法律援助工作整體提升的第一方陣。
信息化助法援辦案成倍增長
今年上半年,安徽省法律援助機構共辦理法律援助案件16506件,同比增長73.16%,受援人總數為17682人,為受援人挽回經濟損失或取得利益11004.36萬元。安徽各地辦理的法援案件均有大幅度增長,其中,池州市辦理法援案件同比增長187%,合肥市增長172.56%,淮南市151.28%,巢湖市131.14%,蚌埠市118.10%,滁州市91.21%。
增長的背后,把便民、利民的法援窗口開到老百姓身邊,這是一個方面;另一方面就是信息化的應用,大大縮短了法律援助在時間和空間上的距離。
走在全國司法行政信息化建設前面的安徽省司法廳進一步加快了法律援助綜合管理系統完善、優化步伐,不斷提高系統應用的便捷性、規范性,深入推進系統關聯應用。結合實際應用情況對綜合管理平臺進行了針對性修改,在業務流程梳理、特殊困難人群數據庫建立、網絡化異地協作等進行了完善,切實提高全員使用、全案錄入、全流程應用的比例。
孫建新說,依托法律援助綜合管理平臺建立便民服務通道,方便群眾網上咨詢和申請,優化法律援助事項辦理流程,全面實現通過網絡完成受理、審批、指派等工作。通過法律援助信息管理系統,實現法律援助案件、咨詢的動態監控和業務數據統計分析、實時查詢等管理功能。比如,合肥市法律援助中心建立了潛在受援人員基本信息庫,信息庫包含全市低保戶、五保戶、殘疾人等潛在受援人員的基本信息。信息庫建立后,庫內潛在受援人員來到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援助時將無需提供經濟困難證明,只要申請的事項符合規定,即可當即受理
據統計,今年以來,安徽省126個法律援助中心全部使用了綜合管理系統。各市法律援助中心在綜合管理系統中錄入案件的錄入率99.37%。宣城、巢湖、淮南、黃山、蚌埠、亳州、池州七個市的案件錄入率達到了100%。
案件的大幅增長使得一些群眾的權益得到保護,大量矛盾得到合理化解和疏導,有力維護了社會穩定,贏得了黨委政府和群眾的認可。
“有為才有位?!卑不帐∷痉◤d黨委委員、巡視員張武說,法律援助是政府責任,法律援助工作者只有把好事做好了,真正為政府解憂了,才能得到社會各界的尊重和支持。
得到黨委政府的支持,一些困擾法律援助工作的瓶頸性問題正在得到根本性解決。安徽省司法廳重點推動的將法律援助工作列入民生工程、為民辦實事項目和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暨平安建設工作考核范圍的“三個納入”工作,得到不斷推進。今年,滁州、池州、宿州等市已將法律援助工作首次納入民生工程、為民辦實事項目;亳州市、阜陽市已分別發文或列入規劃,要求各級政府把法律援助事業納入各地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納入黨和政府主導的維護群眾權益機制,納入黨委、政府為民辦實事項目。加上原先已納入民生工程的馬鞍山、銅陵、安慶等三市,目前,安徽省已有一半的市落實了法律援助“三個納入”。
“今年,安徽省司法廳先后制定出臺了法律援助工作‘一市一策’和全省法律援助服務能力提升年考評驗收標準等多項措施,以提升法律援助的整體水平?!睂O建新說,安徽各市法律援助工作你趕我超的良好工作競爭格局,法律援助工作的發展保障能力、服務提供能力、實施管理能力和社會影響能力均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今后將在不斷擴大援助范圍的基礎上法律援助機構要改變“在家”被動受理為“出門”主動為困難群眾服務,以此來多辦案、辦好案,為更多的貧弱群體提供高效優質的法律援助服務。
本網合肥7月17日電
(責任編輯:賈芳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