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1+1+N”志愿律師幫扶一年遇瓶頸 |
600張結對聯系卡僅接50求助電話 |
|
法制日報記者李光明? 法制日報實習生耿圣杰
“想讓他們知道有這樣一群人站在背后,會在他們孤立無援、遇到困難時幫助他們?!卑不帐÷蓭焻f會未成年人保護專業委員會主任姚煒耀向《法制日報》記者吐露了自己的一個心愿,“希望‘1+1+N’志愿律師能夠被更多未管所出所青少年打心眼里接受”。
姚煒耀所說的“1+1+N”是安徽省未成年人保護志愿律師與出所青少年結對幫扶機制,即由一名志愿律師為一名即將出所青少年提供生活困難、法律服務、心理咨詢、就業推薦等“N”種幫助。在近日出爐的“2012年度安徽省未成年人保護十大事件”中,該機制登榜。
說起建立“1+1+N”初衷,安徽致誠公益研究和法律援助中心主任孔維釗告訴記者,律師在代理案件時常發現,一些服刑期滿的青少年出所后還會走上犯罪道路。這里面的原因不僅是缺乏法律教育,還存在就業歧視、家庭不和、欠缺自信等問題,讓他們難以融入社會。
2012年5月31日,安徽省“1+1+N”結對幫扶機制在省律師協會與省未成年人保護委員會辦公室、省未成年犯管教所合力協作下應運而生。每一名即將出所未成年犯都可獲得一張由省“12355”青少年服務臺印制的服務聯系卡片,出所后,他們可以24小時聯系服務臺要求指派志愿律師提供幫助。
“但到目前為止,這一機制收到的效果有限?!币樢寡?,去年一期發出600張結對聯系卡,接到出所青少年打來的電話卻不到50個,大多數都是遇到問題時來咨詢相關的法律知識。
“由于很多出所青少年對律師認識停留在解決法律問題層面,平時很少想到要和律師聯系,也害怕被貼上‘罪犯’標簽,導致幫扶工作開展比較被動?!币樢f,新機制實施剛剛一年,還處于探索、試水期,很多做法都是在摸著石頭過河。
姚煒耀表示,他們今年準備再發放500張聯系卡,并打算就存在的問題,請省未管所協助,讓志愿律師與這些青少年建立常態化聯系渠道,形成實質意義上的結對幫助。
(責任編輯:谷晴) |